三国重臣张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东吴重臣墓葬再现
近日,“缅思朱然墓考古发掘40周年学术议论会暨六朝考古学术责任坊第六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办,先容了一批六朝考古方面的学术后果。连年来,南京地区的六朝东吴墓葬考古颇有得益,发现了张昭、薛珝等多位东吴重臣的墓葬。 六朝初期的南京被称为“建业”,是东吴王朝的齐门。三国技术,东吴政权占据长江中卑劣地区,其皇室成员、进军军政东说念主物身后无数葬于南京以及邻近区域。据各处所志记录,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等东说念主葬于南京、庐江、镇江等地,有的于今还有墓冢。史料记录,孙权墓位于南京梅花山,但未获得考古证实。 过程考古发掘进行证实的东吴名东说念主墓却三三两两。1984年,安徽的考古责任者在马鞍山发掘了东吴当阳侯朱然的宅兆,这是第一座经出土文物确证身份的东吴名东说念主墓葬;2019年,南京市考古盘考院在南京市饱读楼区幕府山南麓计帐了四座东吴砖室,证明其中一座墓主为三国东吴名将、齐乡侯丁奉。 此次议论会上,考古民众先容了连年来发现的另两处三国东吴名东说念主墓。南京市江宁区文化旅游局的民众许永生先容了对江宁区薛家边两座东吴墓的考古发掘情况。编号为M2的东吴墓是一座前后双室的砖室墓,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瓷等各种文物40余件。其中一件青瓷魂瓶上有铭文“吴故使抓节威南将军齐乡侯沛郡薛珝凤凰三年九月旬日”。据铭文可知,墓主为东吴晚期名臣、威远将军薛珝。薛珝在《三国志》中有记录,他曾担任东吴“将作大匠”,率军征讨交趾,在出征回来的途中病逝。沛郡薛氏是魏晋技术的名门,薛珝的父亲薛综、弟弟薛莹、侄子薛兼齐是魏晋名臣。编号M1的另一座东吴墓葬也与薛珝有密切关系,这两座墓葬期间明确,为盘考沛郡薛氏眷属历史、东吴丧葬轨制及魏晋技术的历史提供了进军的材料。 来自南京市考古盘考院的学者朱中秀先容了南京孙吴张昭眷属墓的考古得益。2022年,南京市考古盘考院在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的勘测中发现了576座墓葬,其中M171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说念、墓坑、砖室、排水沟等组成。尽管早年遭到盗扰,但仍出土金印、金镯、铜弩机等遗物。M171墓中的两方金印成为解开墓主身份的裂缝,印文差异是“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据此,考古民众们判断M171的墓主是三国技术的东吴重臣张昭。在张昭墓隔邻,还发现其他七座同期期的砖室墓,出土青瓷卣、青瓷罐、青瓷砚等一批密致的青瓷器。这些墓葬以M171为中心,自西向东分散,并设有复杂的排水系统,共同组成张昭眷属坟场。 朱中秀以为,张昭墓是南京继丁奉眷属墓后发现的又一东吴重臣坟场。墓葬虽经盗扰,墓葬实质遭到部分碎裂,但基本形制保存较好,关于南京六朝墓葬尤其是孙吴技术贵族墓葬的盘考具有进军价值。《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记录,张昭是孙权的重臣,对东吴政权的开垦和结识推崇了极其进军的作用。孙权每次出征,他齐会坐镇后方,领幕府事。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圆寂,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 在《三国小说》中,罗贯中也屡次写到了张昭。第二十九回写说念,“小霸王”孙策临终前交接弟弟孙权“内事未定问张昭,外事未定问周瑜”。赤壁大战前,曹操南侵,东吴朝廷均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张昭被刻画成主降派的首脑,在“激辩群儒”一场戏中,被诸葛亮狠狠“修理”了一番。张昭号称东吴朝廷的“首席文吏”,但奇怪的是,张昭墓的限度较小,似乎与其显耀身份不符。民众以为,这可能与文件中记录的,张昭圆寂前条目“简葬”联系。张昭墓所在地以前有一个故土名——“娄湖”,如今看来应该源于“娄侯”张昭葬于此地。 |